滚可以四面巡视的半球,成为他们在漆黑夜色中最闪亮的眼睛。
这个小小的热像仪背后,是碲汞镉晶体,是太阳能板,是镍氢电池,是光学系统,是线缆,是机械……
瓦良格在大毛子那里不可能重生,是这小小热像仪背后的一切在几十年后的放大。
班长闻言过去一看,黑白分明的屏幕上,两条小艇正在水面上浮沉,看起来一共有十多个人,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他们身上的枪支。
他马上就皱起了眉头,就算是海军侦察兵那帮疯子,训练摸哨也不会训练到这个地方来。
一是太远了,二是太容易误会。就算是要练,也绝不会不打招呼就来。
“把人都叫醒!准备战斗!悄悄的!”他马上拍了一下旁边床位上的同志。
但是他并没有改变营房里的灯光,发现情况之前是什么样子,就依然保持了什么样子。
旁边床位上的同志被摇醒,悄悄的起身,把同志们一个个的摇醒。
房顶上现在并没有同志,晚上什么都看不见,顶上站个人没有任何意义,远远不如在房间里操作热像仪来得方便和清晰,白天站人,是为了省电。
高振东给水利系统提出的太阳能供电设备连续阴雨天工作时间极为严苛,高达45天,海装那边的同志在设计礁盘营房的时候,参考了这一标准,对小小的营房带来了极大的供电压力,能省点电还是省一点。
同志们被叫醒之后,并没有惊慌,反而充满了兴奋。
虽然设计营房的同志们已经尽量安排了娱乐放松的设备和节目,录像机、收音机、游戏机,这后世被戏称为“守边三神器”的三件宝贝虽然都配备了,但是同志们还是渴望来点儿新鲜的。
如果还能顺便立个功,那就更妙!
两名同志转身就冲向了武器库,那儿有赤剑-61!
同志们暂时没有考虑动用房顶的双25炮,一是还不知道到底是不是敌人,二是那东西可能会有些动静,吓着人可就不好了。
不是怕吓坏,是怕吓跑。
说实话,就船上那十几号人,别看自己这边只有6个人,真要打起来,同志们还真没放在眼里。
这就是自信,曾经面对哪怕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依然经年累月的胜利带来的自信。
班长拿起电台话筒,开始联系上级。
他要确认这东西到底是不是自己人。
几分钟之后,电台话筒里传来了上级的通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