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卫生兵等同志,缺少一种适合的防身武器,只带把小手枪,在战场上屁用没有这种情况,很是尴尬。
有的倒是带的是制式的61突,但是这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又大又重,其实也不是好选择,也带不了多少。
对于这个,搞枪械的同志倒是有想法。
“我们在搞微声冲锋枪,倒是可以考虑把微声冲锋枪的消音器取下来,简化枪管结构,应该就能给他们用了。”
这玩意儿高振东知道,原本是两年后定型,而且只有微声版本的,没想到居然能在这个时空,变出普通版本来。
只是这货有些“小问题”。
“真的?那太好了。这枪应该很轻吧?”冲锋枪不一定就很轻,比如PPsh-41,重得一批,特别是装弹鼓的那种。
部队的同志有些不托底,问了一句。
“空枪加个空弹匣3.4公斤吧,不算重。”
部队的同志顿时就绷不住了,这玩意甚至没比61突轻,那我整这玩意干啥?
“3.4?那我们还是带61突算了。”
“去掉消音器就轻了,估计大概2.7kg的样子。”负责这事情的同志道。
虽然还没做减重,但是消音几个部件的重量他心里有数。
“噢,好像还可以。”
能忍受,但也只是忍受。
高振东举了举手:“你们是用的自由枪机,铣削机匣吧?”
见他发言,同志们都没有怠慢,61突和这位关系大着呢。
“嗯,对,考虑到强度问题,而且这样比较好容纳击发组件。您怎么知道?高总工。”
厉害啊,没见到设计图都能猜出来。
“呵呵,这么重,铣削机匣的概率很大,不过冲锋枪嘛,自由枪机的概率大一点。”高振东解释了一句,那你们就不知道咯,我上辈子至少见过分解图,网站是个好东西。
说完,高振东笑道:“其实不用那么麻烦,建议你们用管状机匣,击发组件弄个钢板盒子装一下就行,同时简化一下结构,精简零件,自由枪机就是为了结构简单,整太复杂还不如用别的自动原理。”
这个冲锋枪的问题就是参考了一堆已有的自动武器,甚至包括ZB-26,结果把结构搞得很复杂,重量一下子就上去了。
“你说得有道理,可是管状机匣强度扛得住不?”
“管状是强度最好的形状了,不用太担心,枪机、枪膛、枪管结实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