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或者专业技术人才,而且在向高级技术人员方向发展的潜力也很大。
“诶,有意思,你这是在打时间差啊,呵呵呵。”防工委领导觉得这事儿有门。
高振东补充道:“经过这十多年的建设,三线那边可能别的不行,但是基础教育应该是基本成体系的,能够提供大量的初中毕业生,而且这些学校一开始,可以把合格的往届毕业生也接纳进来,总体上来说,应该不会有什么缺口。三线落后不是因为人笨,而是环境使然,只要有条件,我相信那边的群众能把这件事情做好。”
只能说,我们真的有很多看不见摸不着的底蕴在,乱世初定,最先干的几件事之一,就是发展教育,这件在我们看来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全世界80%以上的国家都想不到,或者想到了也做不到。
“嗯,有道理,那什么在三线做,什么在一二线做?”这是问题的关键。
高振东摸着下巴,自己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一边写画,一边道:“军工、电子之类的高价值产品放到三线去,越是高价值的越好!”
如果说军工放过去,是很正常的事情,这原本就是三线建设的出发点之一,但是连电子之类的高价值产品也放过去,就把防工委领导给惊住了,这些宝贝疙瘩也往那边放?
“电子这些高价值的也放过去?是不是搞反了?”
高振东摇摇头:“我的考虑是这样,高价值产品,才能撑得住这些地方高昂的交通成本,而一二线这边,有相对便利的交通,更适合生产普通的外向型产品和大宗产品,这些东西价值不高,只有交通足够便利,才……方便生产……”
高振东把话到嘴边的“有利可图”几个字吞了回去,换了一种说法。
不过防工委领导还是听懂了他的意思:“呵呵,有点道理,但是有个问题,这些高价值产品对技术的要求也高啊,对环境要求更高。”
高振东笑了起来:“领导,高价值产品对我们来说,往往都是新产品,在这方面,新老都一样,老工人也要现学,新的也是现学,同一个起跑线。”
“啊这……好像也是……”领导这时候想起来,要说和高价值产品相关性最高的,就是面前这个笑呵呵的年轻人。
他还真就能一下子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事情。
“而且从环境上来说,这些地方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有着更优越的条件。”
“啊?说说看。”这还能优越了?不是偏见,而是这些地方天生条件在那里,这是看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