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发,可以是侦察车回传,可以是侦察兵报告后自动或手动装定,也可以是炮位侦校雷达解算后直接回送……总之就是,把火炮的自动化能力,给提起来,把火炮融入到全军的指挥体系里面去,尽量提升信息、火力的融合程度。”高振东直接把牛都吹到几十年后了。
还别说,岳总还真就吃这一套。
听着高振东的话,他脸上满是憧憬:“要是能够实现你说的这些,那可就太好了,不需要指令,前方发送目标数据,火炮自动装定,自动射击……”
高振东的描述虽然非常的超前,可是其中一些基础的细节,却是有实现的基础的,岳总权衡过单片机、旋转编码器、电机控制系统等等子系统的能力之后,发现这东西好像还真的不是不能加。
至少单炮的自动装定是完全没问题的,而火力单元通过指挥车集体下发目标坐标并自动装定,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当然,指挥车再往外的融合,那就不是这个火力单元内能搞定的事情了,甚至侦察车回传数据的自动装定,都还有一些小问题。
但是这个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至少能够在火力单元内把目标数据进行下发,就已经是一个了不得的进步。至于这个目标数据怎么来,那可以先放在一边。
不过高振东自己,对这个事情明显不满足。
“而且你可以搞一个火力单元的火力指挥系统,在指挥系统里,根据地图、威胁程度、打击优先级等等参数,自动或半自动分配火力,下发到各炮,一次性就可以打击多个目标,进一步提升火力单元的打击灵活性。”
如果高振东前面说的,是一种展望,高级功能部分在短时间内不一定有条件实现的话,那他现在说的这个,就是一种能够真正实现的高级功能了。
这个不涉及火力单元之外,只是内部分配,岳总想了半天,觉得这事儿好像真的能行,只要定好规则,不一定要全自动分配,能够实现人工干预下的半自动火力分配,就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你还可以把各炮的状态也引入到火力分配里面去,举个例子,刚打过的那门,在不必要的时候,就可以暂时不分配火力,让火炮、战士们的状态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也是有利于战斗力的发挥嘛……”高振东给他举了很多例子,引导他不只是要把炮弹打出去、打准,还要尽量保持作战队伍的状态。
“又比如,当火力单元内的火炮发生故障,就在指挥系统里标记出来,一个新任务下来,如何利用手上现存的火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