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而且还算是一个类似“不幸中的万幸”的结论,这让他们既佩服,又高兴。
没人敢指望技术支援专家能够坐下来一瞪眼,就把问题解决掉,那不科学,也不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掌握情况都还需要花大半天呢,没那么简单。现在能够初步排除一个方向上的问题,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欣喜之余,他们也对高振东这个人感到十分的佩服,什么叫技术专家,这就是技术专家,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仅凭这一点点东西,就能够大致的把握住问题的方向,找到一些问题。
可以这么说,哪怕高振东后面再无建树,仅仅这一个“问题不在弹上”的结论,就已经完成他这一次来的使命了。
话虽如此,高振东肯定不可能就这么草草收场,既然来了,那他就希望尽量把问题都找到,最好是能够彻底解决问题。
——来都来了嘛。
“高总工,今天时间也晚了,您一赶过来就投入工作,您看我们是不是今天就先这样?想要彻底找到问题,您看着打几轮试射也是很有必要的,那样问题才了解得彻底嘛,也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今天是打不成了,我看,您今天先休息,明天,我们安排一轮试射,您实地看看?”
岳总年纪比高振东大不少,但是说话却是非常谦虚,没别的,就两字儿,服气!
这种情绪,早在历次火箭炮会议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那时候看到的,是高振东的理论功底。而现在,在看到高振东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之后,这种情绪就更加浓烈。
高振东点点头:“嗯,我听您安排。”
岳总的安排很有道理,现在能看出来的,也差不多是极限了,如果有条件,还是要看看试射的情况。
于是一行人在厂子的安排下,吃了一顿内容朴素,但是气氛热烈的工作餐,高振东也就休息了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岳总就带着高振东,坐上去试验场的车,这东西射程太大,厂子里是试验不了的。
试验场上,两辆发射车早已严阵以待,看得出来,高振东在休息的时候,这边的相关同志并没有休息,而是连夜进行了试射准备。
试验场上等待的同志,看见领导专家联袂而至,连忙跑过来汇报情况。
“报告,试验准备已经完成,请指示。”
“先把发射车的各项运动功能演示演示,给高总工看看。”岳总说道。
发射车的运动,发射箱起竖、回收、回转等功能,是从180火上移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