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笑:“当年在战场上,就想吃这么一顿热面条,可是多少同志到牺牲也没能吃上。现在有条件了,我就想为现在的战士们,做点儿什么。”
领导点点头:“你有心了。看得出来,你做这个东西,就是想让路途上的战士们,吃上一口热饭。我代表所有走在保家卫国的路途上的战士,谢谢你。”
陆装局的同志也很郑重的站起身来,向高振东敬了个礼。
领导是真的没想到高振东一边搞着各种大项目,一边却没忘记这些小事。他知道,做这些东西,对于高振东本人的地位没有任何帮助,但是高振东还是义无反顾的,花时间去做了。
高振东笑着摇摇头:“领导,这几样东西,我就是开了个头,提了提路线,提供了一些条件。具体的事情,都是我们三轧厂的厨子和三分厂技术科的同志们在搞。”
“哈哈哈,好啊,有效组织群众,充分发挥劳动群众的专业特长,你也不用谦虚,不管是不是你亲自搞的,没你,这个事情成不了,我知道。你们厂的大师傅们,我们也是要感谢的,回头,我们联合陆装局,给他们发个大奖状。”
说到这里,他兴致很高:“对了,我在你们这里走个后门,你们先给我们生产一批,我们很多战线上的同志啊,有点儿废寝忘食了,干馒头就水,对胃很不好啊。这东西,能存半年吧?”
说到这里,他想到的不只是巡逻的战士,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战士。
修路的、架桥的、找矿的、寻金的、探油的……
可以说,建国初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些艰苦的工作,除了专业人员之外,处处都少不了这些可爱的战士的身影。
别看我们这时候部队数量大,其实其中有很多,不只是战士,更是工人、是农民……,他们承担着各种各样艰苦繁重的任务。 高振东笑了:“领导,我们联合京二医、长剑机械厂等单位,搞了一套专用试验方法,用装备加速试验方法评估过,初步结论是能存至少两年。当然,这个也是要通过时间,进一步核实的。这也是我们的厨师同志最费心力的地方,既不能难吃,又要耐放,而且还保证加热能熟。”
高振东做事,果然靠谱!
领导大喜,这么长的储存时间,能用上的地方那可就多了。
高振东又补充道:“至于生产技术,我们准备转移出去,我们毕竟不是专业搞这个的,额外进人进设备,没必要,相关的专业厂多的是。”
对于三轧厂的同志来说,要这个名就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