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迎头,就必须尽量解决敌机从太阳方向发起攻击的问题!”
简单说就是,迎头的敌机,常常会从太阳的方向过来。
这个理由非常强大,强大到导研院的同志都自愧不如的程度,这个原因和导弹硬指标没有半点联系,但是在实际作战中却是切实存在的,如果高振东不说,以他们现在的经验,是万万想不到这点的。
其实高振东还有一点没说——雪山对于阳光的反射,那也是很强烈的,在雪山环境作战,分辨阳光这个能力也很重要。
这个针对性太强了,在这儿说不合适。
“那紫外传感器哪儿来?”又回到最后的老问题了,这东西,咱们没有啊。
问出这个问题的冯总,看着高振东一脸的笑容,突然反应过来,这话问得!
面前这位是干啥的?他具体有多少本事,那是真不知道,一会儿又干这一会儿干那的,还都干得挺好。
但是有一样却是很清楚的——材料!
雷电-1用得还不算多——也就发动机壳体和推进剂,但是雷电-3身上,浑身上下到处都是,特别是红外导引头!
既然红外他能解决,那想来紫外也没问题吧?
果然不出他所料,听见这个问题,高振东直接就给他们指了一个去处。
“等正式立项,开始工作之后,我给你们写个条子,你们找防工委要许可,然后去找一个单位,他们在用红紫外双色探测器,红外部分你们用不上,但是紫外部分你们却是正好。”
想都不用想,这个还不知名的单位之所以能用上红紫外双色传感器这种高级货,和面前这位年轻的总工脱不了关系。
草原拖拉机厂:也没多高级了,都是用来搞消防的。
林连伟美滋滋的把这个事情记在心里,跟着老高办事儿,就是稳!
对于他来说,自己负责子系统的第一个课题,就能恰好跟上高振东的课题,真是太幸运了!
送走导研院的同志之后,高振东接了一个电话,京城工大的章讲师打来的,通知他催泪弹已经正式启动了。
这种小课题,自然是不会劳动到高振东亲赴立项会议现场的,章讲师打个报告就完事儿了。
章讲师选择的热分散发烟,这个结构对她来说是轻车熟路,难度不高。
唯一困难的就是催泪剂的合成,这个电话也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来的,高教授上次就说了,正式启动了问他就行。 高振东放下电话,写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