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要的考虑,还是在搜救上,原本飞行员的救生包里就是有通信电台的,所以这个我就不多说了,我想的是,在救生包里,增加一个无线电信标发射机,要能够连续工作8~24小时,从弹射发生开始,自动启动信号发射。”
“救生包本来空间就不大,就算有这个东西,也扛不了多久,还要自动发射,是不是让飞行员根据情况,自行开关?”
高振东摇摇头:“采用间断发射的方式,还是比较省功率的。而这个自动发射,可以做成开关让飞行员自行决定,但是弹射的那一次,必须是自动打开的。我怕的是,有时候飞行员同志弹出来已经没有自主能力去打开这个开关了。”
他这话,让空军的同志悚然而惊,还是振东同志考虑周全,连这种细节都考虑到了。
“嗯,你说得有道理,不过无线电信标机做不大,功率小,范围可能就有限了,在山区就更受限制。”
高振东点点头:“这就涉及到最后一种重要装备,直升机!”
高振东知道,我们是有引进自老毛子的米-4,而且仿制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批产工作。
“直升机?”
“对,我建议在米-4仿制型的基础上,改进出一种专业的救援直升机,直升机上要有性能足够好的光学搜索设备、无线电信标搜索定位系统、专业的机外吊运装置,并且能装下7-10人左右的战斗救援组。”
米-4虽然在后世看起来又老又丑,但是在这个时候性能却是不错的,520千米的标准航程、1吨多的吊挂重量、11-15人的载员数量,都很合适。
“搜救型?这个想法倒是不错。”
直升机作为一种优点和缺点都同样突出的装备,其用途也是相对比较特殊的,原本是有救护型的,可以运载8副担架和一名医护人员。
但是搜救型,就没有考虑过了,这是个新想法。
在场的所有同志顺着高振东的话往下一想,诶,还别说,这东西还真适合做这个事情。
除了固定翼飞机之外,这东西210公里的时速,是跑得最快的一个了,能够快速到达搜救地点。
肚子不小,能装人也能装设备,能垂直起降,地形适应性是最强的,吊挂系统能让飞机在无法降落的时候,收放人员。
一位同志还做了个补充:“如果可以的话,建议人员不用太多,5人战斗组+2人医疗组即可,节省的空间,用来装一些必要的急救设备,能在飞机上对一些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