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攻-5飞机本身就行了。对了,机头这个地方,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大一点长一点。”
攻-5原本的机头有点短有点尖过头,雷达放不了太大的。
高振东不敢把手上的气动设计书一下子拿出来,那是1000多页,无论如何不会有人相信那是他在业余搞的,毕竟在这之前,大家都知道他的业余时间被其他东西占满了。
比如《自动控制原理》,又比如自己悄悄的倒腾DJS-60D、操作系统等等。
但是这个话听在肖总耳朵里,更迷糊了,你到底是干啥的?雷达你来解决?
但是高振东请他做的事情,倒是不麻烦:“这个倒是没问题,我们会尽量考虑。”
“等你们这里把攻-5修改成果的指标估计完成了,我会通过我的渠道向相关单位汇报,要求进行论证,到时候大家一起参加这个会议。中间这段时间,我这里也会做一些相关的工作,会影响和变化的,可能不止攻-5这一架飞机。”高振东的安排很紧凑。
这话说得肖总他们暗暗心惊,既是因为高振东的动作大,也是因为他的口气大。
相关单位那边,你说开会就能开会?而且听他的意思,动静儿还挺大,不止一架飞机会受到波及。
但是一想到防工委的微妙态度,肖总好像有些明白过来,这可能就是他的底气吧,这位高总不知道到底是干啥的,但是这影响力好像很大啊。
不管怎么说,既然高振东愿意去起这个头,那瓷飞厂这边还是愿意全力配合的,毕竟这个事情要是真搞成了,对于他们更加有利。
这也就是瓷飞厂对高振东的情况不了解,接触也还不多,换成十七机部、十二机部任何一个单位,就算是高振东在纸上画个鸡蛋,说这东西值得搞,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跟着高振东折腾这个鸡蛋。
弄明白高振东的想法之后,肖总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了三轧厂,回到防工委招待所开始埋头苦干。
这一趟无论如何是没有白跑的,收获非常丰富。
肖总在防工委招待所的工作,一是和瓷飞厂那边留守的同志沟通攻-5战斗型指标预估的事情,二是消化高振东给的资料,看看怎么融入到攻-5战斗型里面去,最少要拿出一套相对靠谱的估计值来,如果来得及,搞个构型,先吹吹。
肖总在忙活的时候,高振东也没闲着,他在尽量完善自己的全套想法,争取以最好的状态上会,这个事情,最好能是一遍过。
以他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