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轰炸机了,结果2000米以下还不能用。”
K-5这个弹,一身的毛病都出在那个制导方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上了,对地面杂波抗性极差,差到需要在2000米以上才能较为可靠的使用。
空军的同志道:“现在轰炸机一般都是飞中高空的,低空突防虽然能降低雷达发现距离,但是怕高炮打。”
高振东笑了笑:“但是随着地空导弹的发展,他们还敢呆在高空吗?”
空军的同志一下子就愣住了,不是因为哑口无言,而是高振东的话,给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对啊,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嗯,自己回去得好好研究研究未来发展的趋势,研究研究战法,没准也能发篇研究文章什么的,不枉我大过年的来开这个会,是真来对了!
“太谢谢你了,高总工!”空军的同志把仿制K-5这个看起来已经很不靠谱的事情扔到了一边,先向高振东道了个谢。
高振东点头示意,然后道:“其实我觉得这个弹应该中止的最大原因,是它的作战范围,与现有的雷电-1严重重叠了。”
有的同志仔细对比了一下,也同意高振东的说法:“嗯,高总说得有道理,仿制K-5,就算用了新推进剂,射程最大不过6公里,实际射程不过3公里,这完全被覆盖在了红外空空格斗弹的作战范围内。”
“的确的确,而且这个K-5,还得一直用雷达照射着目标,没有红外空空弹发射后不管的能力,都3公里了还要照射目标,实在是不太好评价,正如空军同志说的,这距离了,尾后咬尾了轰炸机,还不如冲上去用机炮打。”
空军的同志也对这些说法表示了肯定:“还有最大的问题,是3公里距离内还要保持对敌机的照射,无法自由机动,非常容易受到敌机尾炮的攻击。”
这时候的轰炸机基本上都是带尾炮的,就是为了抵御战斗机咬尾,而一架必须保持基本不机动的战斗机,已经完全失去了战斗机最大的依仗:高机动性。
2.5公里左右这个距离可不是什么安全距离,中大型轰炸机普遍装备的20毫米以上机炮是能够得着的,哪怕直射弹道够不到,曲射弹道也是能吓一跳的,特别是战斗机无法自由机动的时候。
在K-5的射程范围内,它是真的没有雷电-1好用,至少雷电-1击落P-2V的距离,可比K-5那点儿可怜的射程大多了,这可是实战战例。
大家讨论来讨论去,最终都指向了一个结果:这东西,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