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听高振东这话,眼睛亮了,这话靠谱。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轻机枪的火力输出,同时也简化了后勤,在紧急的时候,不用经过重新装填供弹具,就能直接使用现成弹药。
这一点,在分秒必争的战场上,可是太有用了。
至于机枪弹链、弹匣双路供弹,高振东没提,那是通用机枪的事情,机构过于复杂,付出的重量、可维护性等代价太大,步子太大容易扯着那啥。
高振东最后说的话,把他的真实想法隐藏在了其中:“这个枪族一支突击步枪负责突击,一支班用机枪负责班组支援火力,这样一来,班组的火力搭配就比较完善了。”
突击步枪!
这就是高振东想说的话,什么枪适合突击,当然是火力猛烈,携行方便,利于战斗动作的展开的枪了,太长了不行,单发或者半自动更是不合适了,火力羸弱,突击不起来。
使用方代表一听这话,觉得太对味儿了,高主任不愧是从战场上下来的人:“突击步枪?班用机枪?好,这个名字好。”
这个名字一听就透出一股子铁血的味道,相比自动步枪这种平直的名字,无疑“突击步枪”几个字更对他们的胃口。
不论这枪做成什么样,“突击步枪”这个名字,我们要定了!
围绕着高振东的想法,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这个想法很好啊,体系化的解决班组武器问题,最大程度做到通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后勤维护性能,也能提高作战效率。”
“可是这就意味着我们前面很多工作都白做了。”
“这个事情的变化太大了,估计这个会议定不下来,但是这个技术路线是很好的,要记下来。”
“.”
使用方也陷入了纠结,原本“步冲合一”的思路,在这个会议上是改不了的,可是高振东同志的建议,听起来好像也非常有道理,而且诱惑很大。
他们商量了很久,和防工委的领导交换了一下意见。
防工委领导听了使用方的意见,点了点头,抬起手,暂时止住了大家的讨论。
然后他开始做总结性的发言:“同志们,今天这个会啊,是喜忧参半啊。喜的是我们新枪方案的原理设计,是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的。”
这个话还真不是他在粉饰太平,与会专家都对短行程活塞自动装置表示了充分的肯定,毕竟AK-47的毛病大家都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