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是得到外援的。”
这话听得其他专家眼都直了:“北边这么舍得?”
罗总骄傲的摇摇头:“不是,国内的技术援助。”
这下与会人员都炸了。
“外援?592和593装甲钢?这两种钢我知道,可是要得到这么大的提升,应该还达不到。”
“应该不是,复合和爆反这两个名字,一看就和钢装甲不是一个路子。”
“国内什么时候有这么好的技术了?”
“别管则怎么说,至少表明技术来源是稳定可信的。”
罗总咳嗽一声:“具体的来源,会后我会专门向防工委的领导汇报,在这里就不多说了,请各位理解。”
大家都懂他的意思,于是不再纠结技术来源,管他哪儿来的,拿到手就是硬道理。
不过至少证明了这次装甲防御力的跃升,至少是有源头的,不是罗总在说大话。
防工委敲了敲桌子:“同志们,技术来源,草原拖拉机厂已经向我提过了一点,虽然不是很详细,但是可以明确的是,技术来源是可靠的,有源头的。所以大家不用担心他们的防御力试验的可信度,接下来还是听听他们火力方面的情况。”
大家听见这话,于是放下心来,继续听取罗总关于火力的汇报。
火力的情况,和装甲一样惊人,同样令人不敢相信。
作为对火力最为熟悉的使用方代表,有了防工委领导的背书,这回没有说罗总吹牛笔了,而是一脸幸福:“你说的这个滑膛炮配你们新研发的翼稳脱穿,均质钢装甲穿深,比北边原版的100线要高出0.7倍?”
罗总点点头:“是的,如果嫌碳化钨贵,那用全钢翼稳脱穿,现在也能比那个高出10%多。”
使用方代表乐呵呵的道:“不贵不贵,碳化钨好,碳化钨好。”
负责预算的同志冷不丁来了一句:“10%可以啊,保持一定优势就可以了嘛。”
好吧,用户的要求和用户的钱包永远是分道扬镳,背向而驰的。
一位专家问道:“罗总,看你们的报告,这个炮,还有潜力?”
罗总乐呵呵点点头:“是的,一是虽然援助的技术核心原理都实现了,但是很多细节还没调优,二是外援提供的两种新技术现在限于条件,先用的成本低见效快效果小的那种,三是新工艺炮钢还没到位。”
这话说得现场专家一脸茫然,随之而来的是幸福感和惊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