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唏嘘。
李承乾笑着说道:“舅舅何时变得这般见外了。”
听闻这话,长孙无忌放心不少。
终归是血脉相连,太子对自己,显然没有太大的敌意。
“还不给长孙司徒上座。”
李承乾转而对文忠吩咐道。
文忠连忙应声,给长孙无忌搬了椅子过来。
“谢殿下。”
等长孙无忌入座后,李承乾便道:“舅舅一路辛苦,不知舅舅此番前来,所为何事啊。”
面对李承乾的明知故问,长孙无忌也就开门见山道:““太子殿下,陛下念及父子之情,也为大唐社稷着想,希望殿下能即刻退兵,交出潼关。”
“陛下承诺,对于殿下既往之事暂且不究,恢复殿下太子之位,还将辽东分封给殿下,并划出江南数郡作为殿下的封地。同时,朝堂之上为殿下设立监国议政王之位,位在诸王之上,可参与朝廷核心决策。”
这是一股脑的把所有要求跟条件直接抛出来了。
并非是长孙无忌不懂谈判技巧,而是这父子间的事情,弄得太复杂了,反而更多麻烦,还不如就直接说。
李承乾听完,脸上笑容未减,眼中却闪过一丝冷意:“舅舅,父皇这条件,看似优厚,可细细想来,不过是想将我圈禁罢了。辽东封地偏远,江南数郡虽富庶,却也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监国议政王之位,没有实际兵权,不过是个空架子,朝堂之上的大臣们,又有几个会真心听我号令?”
长孙无忌耐心解释:“殿下,陛下已是极大的让步。如今局势动荡,若再继续征战,生灵涂炭,这是陛下不愿看到的,也是殿下不想见到的吧。殿下若接受这些条件,回到朝堂,以殿下的才能和威望,慢慢积累势力,未来未必不能施展抱负。”
李承乾冷笑一声:“舅舅,您说得轻巧。我若现在退兵,那些曾经弹劾我的大臣,那些支持魏王的势力,岂会轻易放过我?他们定会在父皇面前不断进谗言,想方设法置我于死地。我交出潼关,就等于自废武功,任人宰割。”
长孙无忌诚恳道:“殿下,陛下已明确表示既往不咎,他乃一国之君,金口玉言。老臣也会联合朝中支持殿下的大臣,制衡那些反对势力,保殿下平安。”
李承乾微微摇头:“舅舅,朝堂局势瞬息万变,人心难测。您虽位高权重,可也难以事事周全。我手中有兵,有潼关天险,才有谈判的底气。若没了这些,我便是案板上的鱼肉。”
长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