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廖廖学识,为幼子所学,再之后,升学逐授八股。”
廖廖学识?
朱厚熜看着高拱、胡宗宪、李春芳、朱衡深以为然点点头,便知道这群人是把“推己及人”了。
《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多个方面,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之一。
《孟子》:由孟子及其弟子记录整理,共七篇,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
《尚书》:又称《今文尚书》,是华夏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
《春秋》:又称《春秋经》《麟史》等,是华夏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华夏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
这样四本古今经典,圣贤心血所著文章,却被内阁认为是孩童该学会,甚至是背诵、烂熟于心的“基础”。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奉宋英宗和宋神宗之命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由司马光本人担任主编,在刘攽、刘恕和范祖禹的协助下,历时十九年而编撰完成。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遂赐名《资治通鉴》。
全书总共“十六记二百九十四卷”,约三百万字,其中,就属‘汉记’、‘唐记’卷数最多,字数最多。
在这两卷以外,内阁还多挑了个‘秦记’,虽然只有三卷,但这显然是让学子们为了铭记华夏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兴衰。
《资治通鉴》的内容涵盖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其中不少是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
就主学内容,就高达一百五十万字,社学课时不过五年,也就是说,几岁孩童要从此一年要会背诵、熟读三十万字,平均一天,也有八百多字。
放在后世,高考作文才八百字,换句话说,内阁五阁老的意思,是让几岁孩童一天记住、理解一篇作文。
微言大义的作文。
这在内阁眼中,竟然是“格外开恩”,之后的“八股”,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部分内容,等到几岁孩童成长为十几岁少年,社学毕业,升学之后再讲。
在朱厚熜看来,就仿佛在说“你已经学会两元一次方程了,快来解开这个微积分吧”。
社学难,升学更难,八股文,这种灭绝人性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