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手握重兵的安史旧将下手。因此,田成子虽然表面上投降了唐朝,但实际上仍牢牢控制着手下的部队。
他的头脑在急速运转着,思考着安史之乱结束后,他们这些安史旧将该如何保命生存,如何为自己攫取最大的利益。
很快,田成子便与他的昔日战友张忠志、李怀先、许嵩等人取得了联系。他们共同将目光转向了仆固怀恩。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仆固怀恩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他却突然有一种不安的预感:
朝廷是否会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冷落自己?于是,他有了收买安史旧将作为内援、养寇自重的念头,而这一想法也被田成子等人敏锐地捕捉到了。
田成子与张忠志等人携带重金,亲自来到唐军统帅仆固怀恩的军中。他们磕头认错,送礼送钱,表示愿意永远为仆固怀恩马首是瞻。
仆固怀恩见状,大喜过望,认为这些安史旧将将成为自己未来的强大助力。
于是,他向朝廷建议对安史旧将既往不咎,让他们继续任职。田成子被封为魏州刺史,不久后又升任为魏博节度使。
新任魏博节度使田成子站在魏州的城墙上,望着那轮皎洁的明月,心中感慨万千。他回想起自己一生的起伏跌宕,风雨飘摇,不禁仰天长啸。
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将士还是那些将士,只不过城头变换大王旗而已。燕国的旗帜换成了唐朝的旗帜,但事件的本质并未改变。
刚开始投降唐朝的一段时间里,田成子还算老实本分,没有闹出什么乱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方面的无能表现却让田成子的野心逐渐膨胀。
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结束的第二年,吐蕃军队趁长安防御空虚之际大举进攻。唐代宗弃城而逃,长安城被吐蕃军队占据,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而唐代宗发出的勤王诏令却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信。那些手握重兵的藩镇们似乎都在旁观这场闹剧,嘲笑皇帝的无奈与悲哀。
虽然不久之后吐蕃退出了长安城,唐代宗也重新回到了长安城,但大家都非常清楚:唐朝的辉煌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个曾经繁荣昌盛的帝国如今已如同风中残烛般摇摇欲坠。
长安城中的那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在世人眼中已不再是权力的象征,而是逐渐淡去的记忆。
就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刻,仆固怀恩这位曾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却选择了背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