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的国事。”
他看了默默听着的黎盛一眼,眼底带着一些警告:“高丽王的信送入大军,我们就该撤兵了,原本就只是响应求援国书而来,既然打完了仗,那就不要再继续耽搁下去。”
“我觉得他还没说完,我想再听听,”黎盛说,“这个话题还挺有意思的。”
江水拍岸,三个人站在江边的石台上,神情不一。
最后是崔承允打破了沉默:“我手下还有两万兵力,开京死守,南下数战,他们会听我的命令。”
“在找错了说这话的对象,我们是魏国的将领,不可能掺和这种事,”赵裕厉声道,“事实上我现在还没有让人把你拿下,扭送开京,已经是在报答前些日子的战场救命之恩了。”
黎盛也微微摇头:“我虽然有兴趣听下去,也从来喜欢看热闹,但这种事我也不可能点头。”
“我当然没有想过要让魏国参与进来,”崔承允轻轻摇头,“虽然眼下是个再好不过的推翻李氏王朝的机会,天下大乱,人心浮动,兵力散落...但对于魏国来说,有那份求援国书在,稳定的高丽,才是最好的高丽,比起我这个反贼,能继续付钱的王上自然是更好的选择。”
“那你为什么要在我们面前说出来?”
崔承允沉默片刻,好像在做什么艰难的决定,许久后他抬起头,眼里闪着决绝的光:“因为我能给魏国的,只会更多,而且我并不需要魏军帮助我颠覆李氏王朝,黎将军你大可以继续带兵南下,将倭寇赶尽杀绝,我只需要...魏军不回援开京。”
赵裕说道:“你之所以能说出这种话,只可能是你并不知道求援国书上高丽王开出的价格是什么,无论是你还是高丽,都拿不出更高的价钱。”
“我知道,高丽承担魏军的所有军粮、军饷、抚恤,魏国租借釜山港、济州港作为通商港口,租借期限五十年,魏国海上贸易税收变为原来的一成--感觉和不收也没了什么区别,高丽与辽国断交,变成魏国的藩属国,并且在战后拿出两百五十万两白银,最多五年付清,”崔承允一声叹息,“这的确已经是高丽能开出的最夸张的价格,除了割地,的确是找不到更能打动魏国的条件了。”
“所以你为什么会说出这些话?”
“因为高丽不是我的,所以我能比高丽王更舍得一点,只要能颠覆李氏王朝,我可以替无数不姓李的人做出决定,”崔承允说,“在这些日夜里,我想过很多次用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打动你们身后的魏国,然后我发现,其实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