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些。
曲绍扬一直担心庚子年跑毛子,药厂会遭到破坏,所以就没同意。
眼下战事已过,沙俄马上就要第二期撤兵了。
虽说接下来可能还会有日俄战争,但主要战场在辽南各地,吉林这头影响不大,建药厂应该不耽误。
及早建起来,再想办法多研究生产出一些药品,将来说不定还能大赚一笔。
“至于钢铁厂,先别挪了吧,留着生产各类农具。我打算年后派人回山东去,加大力度招垦。”
东北的人口还是太少了,大量的土地无人耕种,想要发展经济,最主要的就是人口数量得上来。
这两年,山东、直隶等地的日子不好过,战乱、灾荒,可以说是饿殍遍地,大量的流民逃往关东。
如果吉省可以放宽政策,给流民一些优惠条件,应该可以招揽不少人过来垦荒、做工。
曲绍扬这一天也够累的,加上喝了不少酒,两口子絮絮叨叨唠着,没多会儿倒是睡着了。
衙门正月十六才开印办公,一般没有特别紧急的事情,就不需要去衙署处理。
当然,曲绍扬也没闲着,定边军分散在吉省各个州县的将领,趁着过年也都来省城拜见。
这些都是老部下了,感情深厚,曲绍扬肯定要好好招待。
正月初九,陈允哲、陈允瀚兄弟,连同赵正国、周传勇、王俊山、郑铁柱等留守东边道的那些人,也相约一同来了省城。
众人相见,又是一番欢喜。
陈秀芸见着俩哥哥,更是高兴的不得了,各种打听家中情形。
陈郎中夫妻目前在凤凰城,跟陈允哲住一起。
老两口身体挺好的,陈郎中在凤凰城的医馆,又重新营业了。
陈郎中如今倒是不在乎挣不挣钱,主要就是带徒弟,研究药方。
这次过来,陈允哲还给妹妹带来了几个陈郎中新研制出来的方子。
陈家兄弟现在都是四品官职,要说在京城可能多如牛毛,但是在地方上,那就是挺了不起了。
这等身份,自然不可能只守着媳妇过日子,为了陈家多开枝散叶,由李氏做主,给俩儿子都纳了妾室。
好在沈丽珍跟何青竹都识大体,倒也没闹腾。
加上李氏挑的姑娘出身普通人家,清白端正,人也老实,故而妻妾还算和睦。
如今妾室已经有了身孕,陈家有要添丁进口了,陈郎中和李氏成天乐得合不拢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