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的低俗杂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有线电视台的崛起而流行起来的《菲尔博士》、《杰瑞-斯普林格秀》,以及他们的继承者《与卡戴珊同行》和《贝弗利娇妻》,这种“垃圾电视”的象征。再说到世纪之交,以《BJ单身日记》和《穿普拉达的女王》为代表的“小妞文学”……这些东西,在艺术价值方面,又能比咕哝说唱高到哪里去呢?
所以,在要求团队着力推广《Bad and Boujee》时,韩易压根就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非要说的话,他反而觉得自己是在帮咕哝说唱正名,毕竟《Bad and Boujee》的整体质量,在这个领域已经算是相当精良了。
两组歌手Lil Uzi Vert和Migos,都是未来对嘻哈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的重要人物,歌曲的幕后制作人Metro Boomin,更是谈论当代说唱音乐时绕不开的一个里程碑式角色。
你可以说他们做的东西物质至上,充满性别歧视的意味,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满口污言秽语,但这三组人凑在一起,绝对能精准拿捏住时下年轻人的痛点和爽点。
优异的制作品质,争议性的歌词内容,再加上那么一两句朗朗上口的流行语,才是这个时代嘻哈作品破圈的关键。
制作方面,歌曲对多首作品进行了采样,包括Bleach Clorox的《Bad at Craftin'》、Skeme与Lil Uzi Vert的《FIZ》等,这些采样元素增强了音乐的层次感和街头文化的多元性,再搭配上Metro Boomin标志性的极简编曲风格,给整首歌增添了一抹举重若轻的,同时具备松弛感与凌驾感的底色。
事实上,《Bad and Boujee》这种伴奏制作模式,成为了众多后续说唱作品模仿的对象。
而在歌词方面,《Bad and Boujee》以炫耀财富、帮派生活和物质主义为核心,结合俚语和隐喻,展现了街头文化的双重性。“Bad”指反叛与不羁,“Boujee”(源自“bourgeoisie”)则暗讽中产阶级对奢侈品的追求,两者结合形成矛盾张力,映射出从底层奋斗到暴富后的身份认同。
两者结合在一起,贡献出了咕哝说唱历史上也许最经典的副歌部分。
“Raindrops, drop tops……”通过重复的押韵和洗脑的节奏,成为全曲最具辨识度的段落,展现了Migos标志性的“三连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